小说5200

第95章 儒生不要脸,但确实有效 (第1/3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小说5200】地址:www.novel5200.com

李世民见嬴政发脾气了,他也不生气,倒仍然是满脸的无所谓。

与始皇帝相比起来,有李隆基那种后代其实都没什么了,毕竟人家始皇帝的江山眼见都快亡了,计较那些没必要嘛!

李世民摊手道:

“你方才不是想听建议吗?朕只是将你大秦之后的汉朝拿了出来,告诉你他们是怎么做的,怎么维持天下运转的而已,这有什么问题?”

“而且你若想借鉴这一点,可以问问旁边的刘彻,这玩意儿就是他弄出来的,问他,那就最合适不过。”

“同样是罢百家而尊一家的路数,你为何只肯看法家,而如此抗拒儒家呢?”

嬴政眉头紧锁,很是不爽:

“说过多少次了,大秦以法立国,大秦是在商鞅变法之后国力才强盛起来的,而且如今大秦吞并六国,国家愈发庞大,若不以严法约束,六国游侠和贵族定然会比如今更加猖獗——如此严刑峻法之下,朕这些年都被刺杀过不知多少次,若更改国本,岂不更甚?!”

他当然知道严刑峻法已经不适用于如今鲸吞六国的大秦,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。

大秦的公信力便在于法,大秦的凝聚力来自于军功爵制度,而当年商鞅变法中最重要的一条,就是更新了军功爵。将大秦如今用的法家改为儒家,就代表着军功爵制度的破灭,如此一来,动的可就不是一个两个人的利益了,那是动摇国本。

但李世民摇了摇头,不知道该怎么跟嬴政说。

他看向了讲台上的宋慎。

宋慎想了想,指向刘彻:

“汉武帝这一辈子被人诟病的地方也不少,但始皇帝你应该也看出来了,他绝对是个雄主。既然他采纳了董仲舒‘推明孔氏、抑黜百家’这个谏言,那就说明这其中一定有好处。”

“大汉建国之初,其实汉高祖刘邦非常不喜欢儒家,恨到都直接往儒生的帽子里撒尿了,他比你还不喜欢。所以,他用的是黄老之术,讲究无为而治、轻徭薄赋,一直到了文景之治时,儒家才重新开始冒头。”

“那时候,在大秦几乎覆灭的诸子百家也都跟儒家一样冒出来了,但为什么董仲舒能赢?因为人家实实在在地拍到了马屁!”

“他认为春秋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,古今之通谊,现在师异道,人异论,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,使统治思想不一致,法制数变,百家无所适从。”

“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,皆绝其道,勿使并进——这就是他的建议。”

“嬴政同学,你自己想想看,这是不是马屁拍得正正好?”

在场所有人,哪怕是在汉武帝之前的朝代,如嬴政、蒙恬、张良等人,都不是傻子也不是文盲,他们最起码也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,所以听出这里头的弯弯绕还是没有问题的。

诸子百家各有各的好处,也各有各的弊端,但是毫无疑问地是,用董仲舒这种所谓的儒家来经世治国,对皇帝而言好处是最大的。

哪怕使用法家的嬴政也知道,他的大秦需要上下一统的思想来治理,否则就会乱成一锅粥,而照历史进程来看,秦用过法家,汉初用过道家,为什么汉武帝不能试试看儒家呢?

嬴政眉头就一直没松开过。

从其他人的表情就能看出来,他们都很赞同使用儒家。

身为华夏第一个皇帝,嬴政自问对权术算是炉火纯青,而对后世这些皇帝来说,不管用什么东西治国,只要权力能捏在自己手上,只要这东西可以让国家平稳运行,那就是好东西——显然,儒家已经做到了这一点。

“若是这套东西放在汉朝能用,想来放在大秦也能用,朕不否认。”

嬴政顿了顿,才继续道:

“但先生,朕想问问,后世有没有更好的法子治国?若有,您能否说说看?”

宋慎一愣。

他没有立即回答,而是在心里先问了系统一件事。

“系统,我平时没上课的时候,里头这些学生都在做什么?他们一直以为自己是进入了仙人幻境,那我这个所谓的仙人下课之后,他们的时间就是一直凝固的吗?”

【回答宿主,在您下课后,辅导班内的所有学生会进入模拟世界,他们都以为自己回到了进入时的年代,他们会以为自己仍然在做帝王将相,在模拟中继续未竟的宏图霸业。】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亘古之海 穿到七零结婚了 万年以后的战争世界 幻想创神 凶灵祭 一把宝刀闯末世 窒息朋友圈